http://www.xiaocaoedu.com- 小草学前教育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资讯通告:
您现在的位置: 小草学前教育 >> 文章中心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常规培养论文 >> 正文

重视2~3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文章来源:网络收集 | 作者:小草 | 更新时间:2013-6-19 14:16:26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我们发现,现在2~3岁年龄阶段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新的环境,不利于孩子的发展。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对幼儿的未来进行塑造,因此需要认真地进行各方面的分析,由表及里,寻找一套科学的培养方案。
 
  一、幼儿自理能力心理健康一、2~3岁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比较差
      1.家长重视对孩子的智力开发、知识教育,轻视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我国现阶段家庭教育的现状,是家长往往特别重视对孩子的智力开发、知识教育,从胎教到一两岁就教幼儿识字、唱歌、学琴、画画,等等,家长对幼儿的技能培训投资是巨大的,而轻视了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树大自然直”的教育误区使他们认为孩子年龄小,不用着急,孩子自理方面的能力现在教不教,学不学是无所谓的,长大了自然就会了。殊不知,这种做法剥夺了幼儿早日获得自理能力的机会,使幼儿事事依赖他人,自然而然形成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别人都应当为我服务的自私自利的性格,这对孩子成长是非常有害的。家长应该从幼儿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幼儿自己动手,让他们通过锻炼建立信心,独立完成自己能够完成的任务,并为自己能够完成任务而自豪。这是幼儿建立自信心,具有成功感、独立性、意志力的有效前提。
      2.过度的溺爱包办,剥夺了幼儿早日获得自理能力的机会,使幼儿事事依赖他人
  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以及他们对孩子自理能力的不信任。现在大多数孩子入学前主要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大,“隔代亲”现象相当普遍。退休后的老人对第三代更加地宠爱,他们认为,孩子小,不忍心让孩子干这干那,如果累坏了怎么办?自己有更多的时间照料孩子,因此样样事情包办代替。正因为在这种溺爱包办思想的支配下,当孩子们主动要求自己动手时,家长产生了众多的“害怕”和“不信任”思想:孩子自己动手穿衣怕穿不整齐;孩子自己吃饭怕吃不饱,怕掉得到处都是,怕吃得慢饭凉了会生病;孩子自己走怕累着,怕磕着碰着;孩子自己洗脸怕弄得到处是水,怕洗不干净,孩子自己擦屁股怕擦不干净,孩子自己睡觉怕睡不着、怕蹬被子、怕危险等。因此,家长把孩子动手的愿望和机会全都剥夺了,使孩子一旦离开了父母就不知所措。

  二、幼儿难以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幼儿到幼儿园里,与他交往的对象是陌生的幼儿和教师,他要和他们一起游戏、上课、进餐、休息,于是感到害怕、孤独、没有安全感。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指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人最低级、最基本的需要”。幼儿在幼儿园里没有安全感,到处都是陌生的人和环境,不利于幼儿勇气的成长。在家里,由于孩子的年龄小,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喜欢包办代替。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全由家人操心,以致于有些孩子不会拿勺吃饭、不会自己上厕所,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适应不了幼儿园的生活。幼儿在幼儿园感到特别无助,无能为力。现在的家庭多数是独生子女,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太阳,被大人宠爱、娇惯。因此,多数孩子在家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唯我独尊,比较任性,平常和别的小朋友交往比较少,他不懂得怎样与小朋友友好相处,不知道怎样跟陌生的老师相处。幼儿的“中心地位”被改变,所以心理上感到失落。

  三、生活自理能力差,妨碍孩子未来的独立生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会造成幼儿对卫生、自主、自立等意识形成薄弱,在长期发展下,造成孩子不注重外表装扮、个人卫生清洁、生活步骤等,难以树立起条紊有序的独立生活习惯;幼儿生活自能差,幼儿没能掌握到基本的生活技能,在独立生活时不能应对相应的生活问题,而孩子在生活上过于依赖家长,对自己的生活能力抱怀疑态度,难以实现其自主决策能力的养成和发展。因此,幼儿生活能力不足,会使其今后的独立生活难以实现。

  四、2~3岁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方案
  1.转化家庭教育意识
  家庭,是人一生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孩子一生教育的第一位老师。日常生活自理技能教育,是幼儿最基本的生活能力的培养,是在家庭环境中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教育。因此,我们把转换家庭教育观念,改变家庭教育方式放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工作的首位。通过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定期开展相关内容的家长讲座,如“帮助孩子学会自理”“如何使幼儿学会合作”;每月出好一份相关内容的家园小报,如“怎样提供孩子自理机会”“如何使幼儿产生自理愿望”等;家长观摩幼儿园的半日活动,从中分享教师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技能和教育经验;举办家教经验交流会,引导家庭之间自由结伴,形成家庭友好小组,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让幼儿体验自理带来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习惯
  家长无条件地包办代替,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教师的责任就是要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让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首先,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如通过“我是乖宝宝”“我长大了”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再如,在语言活动(诗歌、故事、看图讲述等)中,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例如,张三小朋友不会穿脱、不会整理衣服。刚开始,老师帮助他完成,但是要让他仔细的看,

[1] [2] 下一页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在线帮助
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