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iaocaoedu.com- 小草学前教育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资讯通告:
您现在的位置: 小草学前教育 >> 文章中心 >> 专题教育 >> 幼儿园合作交际能力的培养 >> 正文

合作、分享——小班幼儿教育初探

文章来源:网络收集 | 作者:小草 | 更新时间:2013-3-11 9:15:21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时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品质。所谓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而分享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指能与人共享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快乐,也指与人分担忧愁。分享不是一种失去,而是一种互利。合作与分享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光有合作没有分享,会导致孩子养成独享的不良习惯;光有分享没有合作,会使孩子养成坐享其成的不良品行。不利于孩子社会性发展,不利于建立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品质。因此,从小班时就开始培养孩子合作与分享兼有的品质就愈显得重要了。

  一、良好的环境是幼儿合作与分享品质形成的有效资源

  在?刚要?的“总则”中指出:“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儿童发展的资源。幼儿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因此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幼儿合作、分享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其中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1.物质环境的创设

  小班幼儿喜欢具体、生动色彩鲜明的形象,每次在老师布置教室的时候,他们都喜欢围者看,好奇的用小手摸摸,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于是我们在环境布置中结合分享与合作的主题内容,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师生合作共同布置。例如:墙面布置中“美丽的秋天”,师生通过画画、贴贴、剪剪、印手印等共同创作完成了一片美丽的“枫林”,而孩子们经常会带一些自己喜欢的有关秋天的物品来,如:照片、卡片、水果等,把它们“放”到“枫林”中,并兴奋地与老师、同伴一起说说、看看、尝尝。有一次,“枫林”中的橘子太少了,一下子就被几个孩子尝完了,急得直哭说:“我还没得吃呢。”这时,月月听见了说:“别哭了,我家有,我明天带多多的,给你们吃。”其他的小朋友听了也说:“我也带。”“我带苹果。”“我带梨”……最后连浩浩也说:“我带葡萄吧。”大家都开心地笑了。这时“美丽的秋天”由此变成了“分享的枫林”孩子们从中感受了合作和分享的快乐。又如:“我们一起放风筝”、“去郊游”、“汽车叭叭叭”、“好玩的水”等系列主题,是孩子们在参与活动制作、欣赏富有童趣的画面的同时,与同伴合作分享的愿望更被激发了出来。

  2.心理环境的创设

  心理环境是一种隐性的环境,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气氛,一种感觉。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因此,建立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平时的各个活动中,我们总能以理解、分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心事,引导孩子去倾听同伴的叙述。我们

教师经常会说一些这样的话:

  “老师有件高兴的事,真想告诉你们,让你们和我一起开心!”

  “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就说出来吧!让大家一起替你想个好办法!”

  “你们商量着,合作着搭积木,真好!”

  “我这里有一本好书,我们一齐讲故事吧!”

  “你们都想当司机,每人给车加油了,汽车开不动,怎么办?”

  教师引导的话语、赞许的目光、微笑的面容、亲切地点头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与分享的动作,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与分享的行为。

  二、在一日生活中有效渗透“分享合作”内容,提供多样的实践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合作分享的机会是很多的。如:在结构游戏、角色游戏中常发生因喜爱同一种玩具而发生的争执现象,分析原因后我们引导孩子间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这样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分享共同游戏的快乐。又如:带孩子到户外散步时,看见蚂蚁运粮食,孩子们会蹲在一边饶有趣味地看着。抓住这一机会,就引导孩子讨论: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蚂蚁来搬这块粮食呢?把食物搬进洞后,蚂蚁们又会做什么事呢?于是,我们抓住这个契机,给孩子们玩合作搬旧轮胎、网鱼等游戏,使他们在游戏过程中知道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同时在教育教学这一环节中,我们把分享目标划分成物质分享和精神分享,又把精神分享划分成分享快乐与共担忧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如:在物质分享方面,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好吃的糖果”、“做汤圆”、“水果沙拉”、“我最喜欢的图书、汽车”等,让孩子从家里带一些自己喜欢的零食及图书玩具来园,通过合作制作、共同分享,让孩子们懂得“我把好东西分给你,你快乐,我也快乐”的道理,在精神分享方面,则通过故事“苹果树”、“忧伤鸟”等意在让孩子们知道分担别人忧愁,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原来也是件快乐的事这样的实践活动,既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更让幼儿真正地体验到了合作与分享的愉悦。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在这些活生生的实例中,孩子们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又得以进一步的巩固与深化了。

  三、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幼儿在没有进入幼儿园之前,生活在家庭的小天地中,是被关爱、被满足的重要对象,因而没有分享、合作等方面的意识。而进入幼儿园后,集体教育是幼儿有机会与同龄人游戏和交流,促进其社会化的萌芽。如:在主题活动“美丽的秋天”中,通过系列集体

活动“我们的枫林”、“我们动手做果汁”、“摘果子”、“去秋游”、“放风筝”等,让幼儿充分地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与同伴共同合作与分享原来是如此的快乐。而个别教育是促进每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的有效途径。众所周知的“水桶”理论告诉我们,幼儿的单站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由此,个别教育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了。例如:有位叫思思的小朋友,虽性格开朗活泼,却有攻击行为,不会合作、不爱分享,没有自己的朋友,显得比较孤立。根据对思思的观察,发现孩子有交朋友的愿望,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在线帮助
    小草